特德·姜的时间迷宫

特德·姜是个天才,有人曾经说,和他生在同一个时代,是件无奈的事情。

这个顶着某公司‘technical writer’职位的低调华裔工程师,每年就和玩票一样的抛出个把科幻短篇,然后照样和玩似的捧回个把雨果星云奖了事,如果我是同辈的作者,相信敬佩之余也会有那么一点点的郁闷的——当世真有天才存在,太不公平了!

《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又是典型的特德·姜作品。用异常精巧的故事结构、流畅的语言和让人叫绝的细节描写把一些科幻小说中原本已经写滥了的概念重新打磨出使人瞠目结舌的新意来,而文字背后我们还能够看到作者更为深沉的内心——当然,还有一个很‘特德·姜’的地方就是,这又是一部双奖作品。

《门》是又一部用时间旅行为题材的小说。怎样才能不落入俗套?特德·姜把这样的科幻题材成功的写成了一千零一夜式的神话题材,更重要的是,他借助神似于一千零一夜的行文、修辞,当真营造出了那种宗教的虔诚——当主人公最终彻悟在时间、命运之下,他心中所念祝的是安拉:

我的故事发展到现在,它已经赶上了我的生活,和它齐头并进。无论是我的故事还是生活,两者都是盘绕纠缠,分解不清。至于它们接下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全凭陛下明断。从现在起的二十年间,巴格达这座城市发生的许多事件我都知道,只是不知道等待着我的是何种命运。现在我身无分文,没有盘缠返回开罗,前往那里的年门,但我却觉得自己无比幸运,因为我有机会重新面对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安拉用这种办法抚平了我心中的伤痛。如果陛下垂询,我将把我知道的发生在未来的一切事件告诉陛下。能为陛下效劳,这是我的荣幸。但对我自己而言,我所得到的最宝贵的教益是:

没有什么能抹掉过去。但你可以忏悔,可以赎罪。你可以得到宽恕。只有这些,但这已经足够了。

但是,其中蕴含的却是一切关于时间旅行奇幻故事、科幻小说、电影都需要遵循的哲理,也是每个人的人生所需牢记的珍贵道理。

特德·姜的故事叙述向来都并不是以题材本身的新奇来取胜。《巴别塔》写传说的奇迹,超出别人的是那些通天之塔上的人工作、生活、思想的细节,其合理、翔实的程度,简直就好像他亲自在那高塔之上挑砖刷墙一样;《你一生的故事》写的是和外星人进行交流的故事,却令人意外的仿似一部专业的语言学论文,更不用提他用整篇小说的情节、叙事、结构和他所构想的‘外星语言’形成一个天然浑成的统一,宛如神迹;《领悟》则本来是个和《真名实姓》有几分类似的构想,但是细致入微对于超人形成的描写让人感同身受;《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重在新颖的视角和他对于宗教深刻的思考等等

《门》又胜在何处?

首先,他的细节乃至情节设定依然能够推陈出新,不同凡俗。利用炼金术士的门洞来穿越时空,却只有向20年后进行单向跨越;而逆向的回程,只能取决于这扇门已经存在的时间——例如,建好刚一周的门,显然反向穿过也只能穿越到一周之前,否则,当时连门都没有,你怎样从中穿出?如此直白简单的设定,恰如禅门机语,让人一怔之间,却又只能赞叹:对啊,确实只有这样才对啊。更重要的是,这种设定也为他故事中两扇不同的门存在的必要做了解释,而这两扇建成于不同时间的时空之门,也让故事更加复杂,可以玩出更有意思的‘花’来。

绳匠的故事、织工的故事、绳匠妻子的故事、包括主人公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特德的笔下交叉、编织起来,特别是当主人公远赴开罗去跨过那座建成20年的时间之门时,故事开始闪烁出脱胎换骨的光彩。正如主人公自述——聆听者、亲历者的身份彻底混杂起来,特德·姜不动声色的再次拿整个小说的结构插起了花。

更加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感动人的,让人低头思考的并不是盘根错节的时空关系下的新奇情节,而是人的感情,是关于人的感情在时空变换穿梭过程中,究竟会有怎样的体验和变化?织工夫妇的情感和想法、哈桑妻子的情感、直到主人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些都是他们在时间穿梭之后开始慢慢的体会和改变的。 如果我们的人生是安拉讲述的一个个故事,那么我们既是故事的聆听者,又是故事中的角色。聆听和扮演人生这个故事,我们最终才能从中得到教益。 特德·姜想告诉我们:

所谓人生,就不能害怕错误,因为不亲历,就无法真正的成长和获益;其次,对于已经铸成的错误,我们是永远无法抹平的,但是,我们可以忏悔和赎罪,也只能做到如此。

但是,幸运的是,这些就已经足够。

19 Feb 2009 , 写于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