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想写,却反而无处下笔,这篇实在是太熟悉了,虽然不知道现在的中小学教材是不是依然选入,可是看到这四个字,当年坐在教室里,和“方块组”的前后同学摇头晃脑的背诵这篇文章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再见,安子叔叔
早上爸爸忽然电话里说,安子叔叔死了。
季梁谏追楚师
季梁谏追楚师是一段值得琢磨的文章;明明篇幅不长,却有着现代小说一样的妙处和蕴含哲学的内里——也许是我过度解读了吧?
臧哀伯谏纳郜鼎
臧哀伯的文辞洋洋,已经有点汉赋的气象了,道理非常简单,也是亘古不移的,说的就是一个‘礼’字,虽然和《谷梁》《公羊》不同,《左传》侧重故事,但是这种故事、引言对于《春秋》这个核心‘礼’字的阐扬和教化之功,也许才真正可以深入人心。虽然,最后依然是一句“公不听”,可是后世听得到就行了。
郑庄公戒饬守臣
郑庄公的堂堂之言,没有值得指摘之处,所以‘君子’也都赞为‘礼’。
郑伯克段于鄢
就像背词典的人总拿背到’Abandon’为止作为梗,‘郑伯克段于鄢’不管对于读《古文观止》、读《春秋》《左传》相关的人来说,是绕不过去的大门照壁;甚至许多聊春秋左传的书,大可以用很大的篇幅(甚至全部的篇幅)来展开这一句话——比如《隐公元年》。
石碏谏宠州吁
石碏的话振聋发聩,所谓‘六顺’‘六逆’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值得感慨的是,说的再好,谏而不从;更可悲的是,不但没有成功的劝说好卫庄公,就连自己的儿子石厚,也照样无法约束好。
周郑交质
君子曰的概括是在明面上的大义,讲的是‘信不由中,质无益也’的不变至理;而君子列举的排比,既有气势、也一下子让本来有些刻板严肃的文章一下子生动有趣起来:
臧僖伯谏观鱼
虽然臧僖伯的说法有些严格,放在当下价值观里,多少会被人诟病,但是如果把适用对象限定在‘君’身上,倒是可以理解;
我的2021
这一年,我四十了,理当诸事无惑。静下来想想,心态也许真的变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