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中国

毛姆是我最喜欢的英国作家之一。他对人生,性格,命运这些难以捉磨的事物的理解,总有些独特和发人深省的地方,而这些难以逆料之处恰恰就是小说创作成功之道;他时时辛辣的文笔和反讽,会让任何题材都能轻松的被读下去;而他惯常以第一人称的旁观者来"入戏",既能增加代入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作品中的"我"具备良知和人文精神的同时,却从未流露出高人一等的"道德优越感"。

这一切,都是他的作品吸引我的原因。

而这所有的特点,都可以在这本被他自己称为是随手记下的"素材本"的«在中国的屏风上»里清清楚楚的找到。

带有编号的一段段材料,涵盖了景物速写,人物速写,小故事…特别是关于在华侨民的描写,具有一眼即知的"毛姆特色",鲜明的特性在他笔下只须几个典型细节就能活灵活现,而就算是短小如斯,却依然可以塑造出复杂,矛盾的深刻人性。毛姆写下的人物,好人也有令人生厌的个性,而公众眼中的怪人,坏人却也往往有不为人知的可贵品质。书中所记下的人物几乎都有着立体而复杂的形象,毛姆生来似乎就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洞察力。

而论及对中国当时风土人情的描述,却的确有如评论所言,稍有走马观花,以偏概全之嫌。并不是说描写的内容不真实,虚假--应该说客观部分的描写都是毛姆亲见亲历,并无作假。让人一眼看出这是外国人笔下的中国的,只是作者自己发散的思绪和想法,往往和真实有所偏差。

但在我看来,这甚至算不上缺点。这本来就不是追求绝对客观的新闻报道,不是要求逼真的照片--如果非拿照片作比,那也是一张匠心独具的Lomo。

书中描写的是孤高的遗老,跋涉的青年,孤独的殖民官吏,简陋的乡村小店,泥泞的雨夜,寂寞的长城,月夜下的船舱。这些描写的是二十年代的中国,但是又隐隐让人感到这并非全然是现实的中国。这是包括毛姆在内的西方人心中憧憬的延续千年的东方神秘,这一切都被毛姆用自己调出的色彩写意的绘画在那‘中国的屏风上’。

恰如卡尔维诺笔下的《看不见的城市》,似远似近,却始终触摸不到,重重叠印,形成了他记忆里怀念里的威尼斯。而《在中国的屏风上》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可复制的,属于毛姆自己的,关于中国的梦。

13 Mar 2009 , 写于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