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book上的Jolicloud

ChromeOS的发布也就是在这几天的事情,当然,如同我们知道的,ChromeOS并非是纯粹的免费系统,它最终将以预装的形式随厂商的网本发布:像可能吧的评论文章一样,我对它的短期前景,特别是国内前景并不看好,原因很简单:所谓最大噱头的网络服务应用,web2.0的诸多网站,对于境内用户来说,根本就无法正常访问,这不是白搭么?作为天朝子民,越是优秀的网络服务,我们就越有可能无法访问,这几乎已经成为至理。

至于其余品牌知名度,商业推广模式等等就先不用说了。

更何况,除非愿意在虚拟机上编译源代码尝鲜,否则ChromeOS至少目前好像并不是那么方便应用的。

但是无意间看到的另外一个网本OS的项目, Jolicloud ,也算是挺有意思的一个发现了。

脱胎于Ubuntu的jolicloud,算是一个针对netbook的定制版。

其中很多想法算是得自于ChromeOS的启发,而且阐发的很好: 首先,一切服务都能够’web’化的思维。

在这里也许区别就在于这些服务的独立化并非依靠google chrome,而是靠firefox的prism扩展的实现——当然,这里的firefox也是通过专门jolicloud扩展优化过的——twitter,facebook,google talk,gmail, google reader,等等都是已经作为定制模块和其他程序一起放在程序中心备选安装,当然作为中国用户,对其中很多都只有望洋兴叹罢了; 其次,简化用户接口,针对网本小屏幕,大图标居中排列的UI设计很是醒目 : 程序打开时,一般就是直接自动最大化占据全屏,仅仅只有顶端标题栏和系统托盘区,任务区低调存在,感觉大气不少;和dropbox服务漂亮的整合,如果是小硬盘的网本,更是意义非凡(希望不要被GFW盯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jolicloud的用户中心相当让人期待。

这里可以修改用户配置(事实上也就是用户在jolicloud服务器端配置);可以安装卸载官方整理的软件和服务,如前文提到的很多服务,都是整理后分类放在这里,还有打分机制;可以自动寻找和管理软件以及系统的更新升级;……还可以follow其他的jolicloud用户,目前还只是能够看到一些软件系统更新信息,但是继续发展下去,如果能和一些社会化媒体深度整合,那么jolicloud可以轻易发展成一个社区化的网本OS。

安装过程并不复杂,我的eeepc是堂堂正正的写在兼容列表里的设备,我只需要下载600M的iso以及一个usb安装盘制作软件,简单双击,就可以制造一个用于boot和安装的u盘了。

然后从usb启动,安装,非常简单。

只是后续过程里,不停的系统更新提醒纷至沓来,花了我小半天才终于up to date了……非常满足。

不得不说,ubuntu本身就是个很方便的系统,在有网络的状态下,软件的安装是相当的麻利。

而且可能也是jolicloud做过一些优化,以前比较麻烦的中文化工作,包括输入法,都是在选择并且安装中文支持后自动到位,相当省心。

当然,毕竟不算是彻底的重新设计的发行版,有些地方也会流露出包装不充分的样子来,而且如果真是一个着眼于web2.0或者说社会化媒体的操作系统,在消息推送整合上本来应该有更大的增强——不妨参见近期Moto和Nokia的几款新手机的设计。

当然,这样的要求对于jolicloud来说可能有点为难了。

依然要提到的是,作为国内用户,这样一个操作系统,也只能说是作为netbook上的家庭第二系统使用,因为那些firefox,chrome永远无法正常访问的网银系统以及形形色色的ie only的网站。

而这些’不和谐’的东西注定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中国长期存在。

而且,作为国内用户,你也依然只能对着那些优秀的网络应用喟叹:twitter, facebook, friendfeed, picasa 等等,而且越来越多的其他服务也正在得到墙的关注。

就在昨天,很多人就诧异的发现,手机翻墙的利器,国际版的opera mini,对于中国ip再也无法使用,这条小路都被堵死,让人心凉。

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可以被访问的东西要少于不能被访问的,一张真正的’史上最大的’局域网就要在中国建成,而如同马伯庸笔下的’寂静之城’一样,我们能说的词要少于被过滤的词。

到那时,我们要学会从满篇的星号中揣摩作者的意思了。

PS.村上的新书,’1Q84’的简体中文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版呢?等待中…

21 Nov 2009 , 写于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