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杰作——《大唐狄公案》

狄仁杰探案,这个对我来说不能说不熟悉。在那个觉得什么电视剧都好看的童年,那个狄仁杰探案的版本让我印象深刻了,更不用说最近似乎很火的新版狄仁杰了,部门里居然好几个人前段时间都在追看——某位仁兄更是难得的盛赞原版小说,顺便还开始回忆那一群人蹲在寝室分享图书馆借来的《大唐狄公案》的青葱往事…….

我终于忍不住了,某个下午,从图书馆借来了四本当中的第一本和第三本——为什么不借剩下的?图书馆不是我家开的..暑假时期的图书馆更是风雨飘摇,要啥没啥,学生流的涌入导致了货源的缺失,万恶啊……

我已经不记得是我老爸,还是爷爷当年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就谆谆教导:”这个狄公案啊,是个老外写的……”,这个童年接受的知识让我以为,这个算是常识了。所以,当我把书搬回家告知这是”狄公案全译本”的时候,我LP瞪着圆眼睛问:”你借英文小说?”时,我带着常识上的优越感笑喷了……当然,后果也是很严重的-_-

看书的过程是个让我一次次惊讶的过程。从序言里,我们知道这个中文名字叫高罗佩的荷兰人,是这样的惊才绝艳。他是外交官、汉学家、语言天才;他精通琴棋书画、书法造诣尤深,甚至自成一体;诗词歌赋同样也是他所擅长。”他了解中国甚至比大多数中国人更深。”这句话绝非谬赞。

但归根到底,作家的价值要靠作品说话。可喜的是,作品告诉我们的更多。

狄公案,绝非只是因为它能带给那些西方读者新鲜而稀奇的东方式的体验而出色。即使抛开所谓的东方元素,作品本身杰出的素质也足以让它和那些最出色的推理作品并列。

狄仁杰,作为作品主人公,被塑造得有血有肉。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能够注意哪怕非常细小的线索,能够清晰迅速的厘清那些错综复杂的案情;

他人情练达,熟谙人心,绝不是一个死板、学究的人,很多的案情和蹊跷,他往往是察言观色、直击人心,以人情推案情,终于发掘异常、得悉真相;

他也并非是一个套着东方面具的西方侦探,在他身上,高罗佩准确的表现出了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无论是积极的还是具有局限性的,所以作品中的狄仁杰形象就特别富有说服力;

他同样也并非完人,有嗔有怒,也有脆弱和失去信心的时刻,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半神形象,这同样是作者高明之处。

能够做到上面这些,这部作品就注定不会差,更何况,还有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唐代众生,以及那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令人向往的社会速写。读着小说,你丝毫感觉不出这竟然是一部近代西方人的作品,在这一点上,尤为难得。

如果真要分析这部小说和传统公案小说的不同,那也许就是,书中都是扎扎实实的案情和推理,少了那些因果循环、神鬼报应的因素,即使有些虚虚玄玄的东西,到了末了原来都是巧设机关——这也是我赞赏的重要理由。

继续祈祷暑假的结束、祈祷新馆的启用,让我得以借到余下的两本吧——

23 Jun 2008 , 写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