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从文-《好管闲事的人》集笔记

出版时间:1928年7月,沈从文26岁,初到上海。

总体感觉:写都市生活的部分,白话的语言感觉有些文艺腔过重了,总觉得有些纠结拗口,而且表达的感情也多半是年轻人不得志于社会或者现实、憧憬爱情却只得孤独的苦闷,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似乎此刻沈从文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点去切入,独有《好管闲事的人》算是脱离开了‘我’的主观感受而构造的故事,算好,然而终究归在小品一类;其余几篇回忆性质的文章,虽然不如后期的作品那样信手天成,但是其中的新意和感受,相信在当时应该是能够让读者耳目一新的,而当中那些淳朴的挚诚的感情,也还是最宝贵的地方。

分篇简评:

《好管闲事的人》:和集子同名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于无聊人生中寻求奇遇的年轻编辑对于一桩子虚乌有的秘密的追索和最终失望的过程。沈从文在这里玩起了小说家惯常和读者玩的迷藏,用悬念和略微有点调皮轻快的笔调讲述了一个‘高高举起,却轻轻放下’的小误会。寓意在于描绘当时一类心理空虚的人群?或者只是又发起了瘾,想试试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局?

《或人的太太》:一对貌合神离却依然有道德负罪感的夫妇,在公园里的故事。这个阶段的沈从文语言在两个方向上摇摆——一种是文绉绉的、带着点文艺腔的白话文,多半让人联想起北平、上海的雅文人们,这种风格让人读起来有点吃力。例如这句:

在这客气中,他使她更痛苦的情形,也便如她因这心中隐情对他客气使他难过一样。

让我当时就有点抓狂了。先生此刻对这类题材或者场景的处理,不能免俗的有些太过秀气和客气了一点,一段话也要萦绕半天。我当然更喜欢他的那种把湘西方言写得活灵活现、生活气息十足,却依然透着钟秀灵气的另外一种风格了。那是一种更近于美的东西。但是这个故事仍然有打动人的地方:对于小心翼翼的、纠结的人的细致心思的描绘,这种曲曲折折的笔触却意外的合拍。另外,文中的主人公的道德观还当真有些巴黎化了——看起来似乎比今天的社会走的更远,让人有点困扰。

《焕乎先生》:有点半自述性质的小说,简单的讲,就是一位孤独的文艺青年(或者说贫穷宅男)的YY的心路历程。对沈从文不熟的人,读到一半,恐怕还真会以为这是一个全须全尾的爱情小品,殊不知,它依然是一个闷骚的、无疾而终的散文罢了。这段时间的沈从文,似乎到底是在一种自信不够的状态下,连幻想都只有这样的郁郁。但是他对孤独和压抑欲望的描写,却带着点诗意。

《喽罗》: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这算是一部耽美的、似乎能嗅出些许‘腐女’趣味的小品了。主人公作为被绑上山的‘肥羊’却在悠悠然的享受着山寨众人的淳朴的照顾,更是对一位善良、纤美的喽罗产生了近乎于爱的情感。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反复的把绑匪的行径和当时的所谓京城生活相比,得出的结论是,作为肥羊被绑的生活要远远优于现在苦苦在北京的日子——五个月的日子天天有鸡吃,如果家里再不赎身,大有可能再吃掉个一两百只鸡不可;最后五百文的赎身费实在是挣够了本。更何况作者眼中山大王也要讲究公平分配、人情道理,比起所谓的官老爷来说实在是通情理许多了。至于那朦朦胧胧的同性的憧憬,读着就好像是《约翰·克里斯多夫》当中,克里斯多夫少年时对于朋友的那种不分性别的热爱。而沈从文略有不同,按照他其他作品的话来说:对于美好的人物,不拘男女,他都是极喜欢观看的。美,或者是他作品中唯一不变的、超过一切的追求。

《怯汉》:‘璇若’这个笔名莫非是沈从文专门用来写一些类似春怨题材的?这篇短短的小说,写的是因孤寂自卑而心理几乎扭曲的‘我’在街道上无目的的尾行、自怨自艾的故事——或者说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故事。心里的挣扎痛苦,和有点病态的恍惚,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般。

《卒伍》:这个故事写的并非是军伍生活的故事,写的却是‘我’从军前在母亲、姐姐的庇佑下的琐碎却快乐的童年生活,以及迫于家境中落后不得不在十五岁上从军离家的情景。这篇同样缺乏复杂情节的故事,好却正好在那琐碎和详尽的细节之上;顽童玩耍的小小花招、母亲的细细嘱托、姐姐临行前整理包裹的一举一动,离家当日的早晨、天气、乃至主人公心里孩子气、却异常充沛的感情,被描写的如同特写照片一样清晰、深刻。文章里的细节留在读者的心上,正如留在沈从文的记忆里一样。名为卒伍的小说,却正好停笔于‘我’牵上了骡子准备出发的一刻,那么的文笔和内容,写的不是卒伍,却是写给家、写给母亲的礼颂。或者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在这篇小说里,沈从文不吝于给‘我’写上了自己的原名,沈岳焕——作者署名同样如此。

《爹爹》:故事写了一个小镇上晚年丧子的医生,怎样在一种噬心的哀痛中,依然恪守自己的职责,热心的为病患小孩诊疗,直到郁郁而终的故事。如果要拍成电影,或许可以拍成《东尼瀑布》那样的文艺片。死去的青年人诗意的葬处,老人失魂落魄的伤心,他人隔靴搔痒的同情和怜悯,以及老人的尽责。这些都达到了作者希望达到的效果。不论你是怎样一个好人,不论你遭遇了怎样的痛苦,也无论旁人是否善良,所谓同情是无法对真正的痛苦产生安慰的,而且除非亲身感受,否则要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也是不可能的。人与人,终究只能如同远峙的孤岛。

个人推荐:《焕乎先生》、《卒伍》、《爹爹》

14 Apr 2009 , 写于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