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是神迹的线索

即使这不是奥斯汀的书信,放在当下的潮流里,那也是不容错过的‘微观史学’的绝佳的样本——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生活在英国乡村的普通家庭的女孩子,用几乎每周不间断的书信描绘了自己从20岁到40岁之间所见、所感;

而且私人书信里的那种不厌其烦的对身边细节、人际交往的关注,更是给几百年之后的远隔重洋的我带来了奇妙的既视感:回忆自己初入大学的第一年,第二年,我们可真是每周从学校收发室里一包一包的取着天南海北的同学、家人的来信(对应的,也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在信封邮票上投入‘巨资’向外发送着自己一页一页填满的信纸)。我无法安慰自己这仅仅只是因为时代变化被‘替代’的习惯,正如我无法想象后世能整理出某某《微信消息集》这样的场景。

二十岁的简,信件里有着很多的篇幅子啊讨论着舞会、新朋友圈子、裙子的款式、帽饰究竟用水果、蔬菜还是柳枝(?);和卡桑德拉揶揄打趣关于写信长短篇幅和邮资之间的平衡纠结(我喜欢那个用几个吻换免邮的玩笑,一封两便士呢);而一封信在从开始到结束的几天内,数次增补、信息变化以及信末补充的PS.这种真实感不是读虚构小说可以带来的;

三十岁的简,少女的口吻轻了,但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日常社交(尤其对比如今大城市的‘社畜’们)丝毫不会随着他们数次搬家而消失,而辗转其中的奥斯汀式的典型人物(以及恋爱、财富、军职、神职、继承的话题)也自然时不时的在作者笔下偶尔一现,不免有次元破壁的满足感——虽然必须承认,读完之后,对于简·奥斯汀的社交网,我依然是有些懵懵懂懂;

这些保留下来的信件,我相信对于理解当时的人情风俗应该非常宝贵。更何况,这是简·奥斯汀呢?

作为读者,我为她在二十岁时带着活力的那点偶现的‘刻薄’而欢欣鼓舞:

卡罗琳一点不比以前粗俗,哈丽特也完全没有更精致。

她和姐姐几十年相伴的亲昵体现在无需言说的默契里,而年轻时的为了购买衣饰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直到后来的相濡以沫互相扶持:

我希望其中一半的价格不会大大超过你愿意为姐妹之情付出的花费。

而随着到了三十岁中段,确如有人提到的,随着前几本书籍的出版和一般意义上的成功(是的,包括她自己在内,没人能够预想到她最终会取得怎样的成功),她获得了一定意义上的经济(其实看来相当有限)和精神上的独立(这个尤其重要)。

作为书粉,可以看到她如何的为《诺桑觉寺》出版而努力;

如何‘小富即安’的为P&P和S&S取得的成功而高兴——但是,即使此时,开了上帝视角的我,忍不住要微微一笑:这才哪到哪啊?

如何既有些受宠若惊,又依然倔强的守住自己创作底线,还要不得罪了贵人的高超自黑(必须说,她的‘正式社交’的几封信件写的真是完美无缺,不论是祝贺、悼亡、还是酬答):

我想,凭借我所有的自负,我能吹嘘自己是敢当女作家的人中最不学无术、学识浅薄的女人。 相信我,亲爱的先生。

如何为了《爱玛》和《曼斯菲尔德庄园》二版的同时出版而事务性的操心;

以及,异常心碎的看到她最后的时刻还在筹备《劝导》(不幸中的万幸)时,我捏着最后薄薄几页纸张,汗都出来了的那种和生命赛跑的紧张感——不管怎么样,最后的安妮,不光对简自己如此,对我同样:

她对我而言几乎太美好了。

从三十五岁之后,成为长辈的她对侄女们贯注了太多的爱与理解,和范妮感同身受的‘恋爱指导’让她金句频出;而写给安娜的‘小说指导课’更是字字千金——一年一年,她写给小辈们的信件读起来越来越觉得回味无穷,所以对我个人而言,后半本书读起来比前半部反而更快、更流畅。

但是,每当我翻过一封信件,眼睁睁的看着右上角的时间向1817年慢慢靠近的时刻,越是看到她信中的踌躇满志,看到她的亲情融融,看到她的善良和亲切,心里就越来越难过——哪怕直到1816年的最后几封写在在她的“94.遗嘱”前后的信件,她依然写的尽可能地恬静,试图安慰着朋友和亲人;

我一封一封的翻着最后几页书,不切实际的希望最后的时刻能慢点到来,终于到了1817年6月18日,终于读到了这本书另一位主角,卡桑德拉·奥斯汀的第一封信。

一切都结束了。

掩卷之际,很难说我几乎忍不住的泪水,究竟是因为看到一位自己喜欢的作家英年早逝而喟叹,还是由于告别因为这近百封信件而熟识、亲近的善良女士而伤心。但是,简·奥斯汀在身后获得了自己在世时哪怕最狂野的梦想中都不曾奢望的成就和声望,只能说,她值得。

PS.她在给玛莎的信中曾经盛赞过的那幅画,如今还在PAFA展出 ,而官网介绍上也荣幸的引用了她的原文:

The English novelist Jane Austen was particularly impressed by West’s contribution to the genre: “I have seen West’s famous Painting, and prefer it to anything of the kind I ever saw before…[it] is the first representation of our Savior which ever at all contented me.”

Christ-rejectd

套用一下:简·奥斯汀是第一个不借助曲折的传奇和冒险,却满足了我对于小说一切期望的伟大作家——神迹固然无可复制,也无损于这本书信集作为解读线索的神圣与宝贵。

08 Aug 2023 , 写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