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并不是一部特别「好读」的小说,甚至放在它所出版的年代。
弗兰克·赫伯特厚积薄发,历经无数退稿,1965年,在他45岁的时候才终于出版了让他声名鹊起的系列第一作,《沙丘》,并且取得了各种意义上的成功——即使是放在群星璀璨的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那十年来看,这个系列的地位和影响已经足以让他被刻在那个时代的纪念碑之上,而且,事实上,他的声名也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可是,就如同被人拿来和它比拟的《魔戒》一样,野心巨大,格局惊人,构思复杂的《沙丘》,对于当下浅而快速的阅读趋势来说,希望《沙丘》这样的作品,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样,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恐怕有些不切实际——而对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巨大的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面对随手就是五十万字的《沙丘》,并不是那么容易鼓起勇气的。
——何况,书里大量的作者生造名词和概念、老派而淡定的铺陈环境和人物,再在本来看似颇有曲折的情节中夹杂大量第一人称心理独白,对我来讲全书真正读起来一泻千里让人不忍释卷的恐怕要从60-70%处才开始,这就意味着读者要么足够耐心,要么足够沉浸。
但是,弗兰克·赫伯特的信心是有原因的,和「黄金时代三巨头」比起来,《沙丘》恐怕是最纯粹意义上的太空歌剧,是的,如同历史小说的帝王风云,本格推理的密室杀人,是最最典型却又最难写好的正统文体;开始你以为他写的就是以宇宙星球为背景的家族争霸,后来你以为他写的是机械降神下( Deus ex machina)的少年成长巨变,再接着你以为他会往夹带些私货的宗教宣讲的套路上靠,可是最后发现《沙丘》所探求和讲述的反而是对尼采式的超人哲学的思考——而这些甚至从系列五十万字的第一部中并不能完全看出端倪(我是要对照后记才恍然,并为之震动)——而为了讲述这么宏大的故事,作者当然要比读者更加耐心,他构造了很多全新的、在故事进行中才慢慢展开和细述的设定,并且用大量的细节来烘托和拓实:
他首先搭建了一套基于香料交易和航行公会的经济(政治)体系;
他详实的塑造了厄拉克斯的地形地貌、生态系统,并且把对香料和水的珍视令人信服的投射到了整个星球社会、不同民族和宗教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读者仿佛在观赏一部权威可信的纪录片;
他笔下的沙漠,浩大恢弘而冷酷,但我认为少数几段针对沙漠本身和沙漠中的描写就堪称杰作;
他构思的基于基因改造和精神控制的贝尼•杰瑟里特组织的种种,明明脑洞突破天际,可是赫伯特笔下纤维毕现,丝丝入扣,读到后来就真的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这些设定;
书中的人物繁多,而性格多样,作者的耐心也赋予了每一个出场人物,不吝笔墨的拓写出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角色的特有面貌,而回报也是丰厚的,那就是这些人物的行为思考以及他们在故事推进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作者所设定的框架里,是如此的合情合理,纵有让人意外的时候,但是却往往情理之中;
以上种种,恰恰才是这些太空歌剧(奇幻世界)的巨匠们真正超出平凡的地方:他们耗尽笔力不(仅仅)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他们构建的是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宇宙和世界,而「自我构建」不但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反而对作者有着更加高的难度和要求,去创造和我们所知道的定律不同却自洽的、属于他们自己的逻辑和法则——而他们的声名和荣誉,则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创造的宇宙究竟能多么强大而独立的运行在读者的世界,无论身前身后——
在这个基础上,无论要讲述多么复杂和深刻的故事,这个宇宙对于作为创造者的作者来说,自然予取予求。
《沙丘》系列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就对自有世界和体系的构建成功而言,他无疑属于这个行列里最顶尖的水准,的确可以不逊色的和《魔戒》相提并论,而他在小说中所试图探讨和引导读者思考的问题的深度,也远远超过了当时一般而言对于科幻小说本身的期望。
相应的,他的尝试,也如同托尔金一样,为这个类型的文学本身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自《沙丘》之后,不论有意无意,读着《沙丘》长大的后辈作家们,百花齐放的在太空歌剧的道路上高歌凯进,可是回想诸如安德系列(卡德)、迈尔斯系列(比约德)、天渊系列(弗诺文奇)、海伯利安系列(丹西蒙斯)等等这些凶残刷着双奖的「太空歌剧」作品,总会不经意的看到属于《沙丘》的不同层面的投影……
但是, 再想找到像他这样水准的耐心而沉着的写作者,恐怕越来越是了不起的奢望了,因为,从他的字里行间,我能读到的并不是一个被商业压力推动着,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多加考量而有所掣肘的作家,依然还像是一个纯粹沉浸在一砖一瓦构架自己珍爱的世界的艺术家——而当下许多已经地位超然的大家,恐怕都无法如此纯粹和专注了。
所以,即使对于今天有些读者来说,《沙丘》也许略略厚重、略略慢热、略略拗口(对,那些生造名词和看上去更加不知所云的中文译名),但是它就是属于那种读一部少一部的宝藏,而这些阅读的付出,作为浸入一个全新而宏大的世界的代价,实在太过划算。
且读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