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求是之名
只有孩子才能拯救世界
推荐在线漫画阅读工具Comic Shelf
距离我上次认真看漫画,算算恐怕也有5年了。那个年代,《二十世纪少年》依然还在连载,到了今天电影化第二弹已经上映了。
WP现有中文缩略名批量翻译插件
前段时间写过帖子是介绍了可以自动获取标题中的slug信息,或者自动翻译标题信息的插件。这个当然是很好,但是对于我来说,还有一大批没有设置过英文缩略名的历史文章,这个该怎么处理,我倒是大伤过脑筋。
说到为什么一定要英文缩略名呢?主要是看起来不爽。浏览器遇到中文缩略名,就只会处理成一大长串不可读的编码,例如:http://mooninsky.net/%E6%96%B0%E5%B9%B4%E5%BF%AB%E4%B9%90——这个其实就是中文‘新年快乐’的编码而已。
其次就是有时候这种名字会导致搜索引擎无法正确追踪——至少我在google的管理员工具里就看到这种告警。
所以,我下了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说明,万事万物都是有解决的,果然看到了这个神奇的插件:cos_slug_converter,关于使用方法也很详细的列在了作者的主页上。
使用有点特殊,引用如下:
从硬科幻到幻想小说
这两天读到《科幻世界·译文版》三月刊中李克勤的前言,半调侃的提到了尼尔·盖曼的作品获得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项的消息——同时感慨这个家伙的不务正业、‘不守规矩’,须知,那些什么类型的作家写什么类型的书的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这个对编辑和图书管理员来说同样残酷的杂糅时代,赫然已经到来了。
看看那些作品就能很明显的感到,对于科幻小说、奇幻小说来说,那条分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甚至就如同这篇前言提到的,科幻、奇幻、爱情、历史、宫廷、战争……这些元素中的几种往往会同时出现在一部作品当中。‘科幻的皮,奇幻的骨’这种事情已经越来越常见,而像早期硬科幻当中,能够如同砌砖搭墙一样用坚实有据的‘未来技术细节’来撑起作品的则越来越少了。
比如,‘天渊’系列,虽然是科幻的,但那些想象和设定,很多时候和奇幻作品中的那些架空设定有很大的区别么?还有出现在无数作品中的多重宇宙,平行世界的概念,更是早就在包括科幻、奇幻在内的作品里泛滥,看看‘安柏志’,看看这期译文版上的尼尔·盖曼的‘穿梭异界’,他们难道不是很相似么?再看看近些年的雨果星云的得奖名单。科幻奇幻交替争夺的情况也很激烈,而诸如天渊力抗哈利·波特的情况更是不少见,而一直被认为是科幻界的顶级奖项,其实更准确的说,它们涵盖了所有的幻想类小说——特别是奇幻类小说其实更加强势一些。
这是必然的趋势,而且自然会愈演愈烈。因为能够让科幻迥异于其余(特别是奇幻类)的硬科幻之路,注定会越走越窄。因为适合硬科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还能遥想属于阿瑟·克拉克那一辈的黄金时代。硬科幻作家们的思维总是可以穿越技术的瓶颈,用瑰丽的想象加上扎实的理论基础来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实实在在的未来技术的景象。更早的时候,儒勒·凡尔纳就可以提出那些超出人类科学水平很多年的,在当下终于得以实现的技术,而阿瑟·克拉克的很多设想甚至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走在了科技的前面——最重要的是,这些并非他们拍拍脑袋的奇想,而是基于现有技术和理论依据所作出的合理的、可实现的、有重大借鉴和指导意义的结论。但是,这样的时代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已经不会再来了。
主张‘超人巨变’的弗诺·文奇就在访谈中坦白的表示,当前的硬科幻创作,对于创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难。曾经的科幻作家,可以轻易的在当前技术基础上推演出几十年后可能实现的技术,但是,当前技术的发展实在是过于迅速,科幻小说中能做到的技术超前(当然是指有根据有切实可行性的)也许只能保持几个月而已。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他曾经经历过当一篇他创作的小说发表时,文中提及的技术,居然就已经实现了——这不变成科普了么?
而技术发展过于迅速,技术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无疑是根本的原因。就如同当年达芬奇这种全才已经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出现一样,就算是科学家,你也不太可能像当年那样可以在头衔上同时加上一堆诸如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等等等的称呼了。要掌握足够新的、扎实的知识和技术,必须专业化的投入精力,否则,你甚至可能连当前的某方面的技术进展都无法了解,遑论是革新和设想了,强行设想,只能是闭门造车,空中楼阁,更是偏离了硬科幻的方向。这就是为什么作家越来越难创作真正的硬科幻了。
所以,自然而然的,我们会发现,科幻果真越来越‘软’了——当然并不是说越来越不好看了。索性挣开了技术念想的科幻小说家们,开始更广阔的在情节、人物上面下功夫。就像那些波澜壮阔的太空歌剧,就像那些潇洒的赛博朋克,骨子里写的是人物和情节,而科幻的世界只是一层做梦的环境罢了。某种意义上,就和魔幻世界里的架空大陆有一样的本质。所以,在小说类型中比较另类的科幻小说,开始越来越注重于小说更加原始的作用——描写人性,照亮灵魂,给读者提供心灵上的营养。(当然,这是我私下的定义…请批判的理解。)
所以,总结来说,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这样,现在这样,以后也只会程度更加的加深。这个趋势导致了硬科幻小说的渐渐式微,从而令科幻小说慢慢的和其余的幻想小说日趋融合。而这股汇合的力量,其实是一种更加纯粹的、以及被迫‘高度专业’化的小说,反过来,又构成了我们眼下这个‘高度分工’的社会的一部分。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安静的孔庙
忘掉这个版本的《龙珠》吧
—— 好吧,我承认,2009年3月14日早晨10点30分左右,我的确和我老婆去看《龙珠》了。
——但是,我发誓,我绝对不是蓄意的!我没有这个动机!你要知道,在它拍的时候,我就没抱任何指望。这种类型的漫画改编的真人电影,能够拍成功才见鬼呢。不错,你说的对,《变形金刚》能成功、《超人》能成功,甚至《绿巨人》都能成功,为什么《七龙珠》不可能?关于这一点,美国人画的东西,从来都不是什么‘美型’的东西,不用担心会给人太大的反差——所以就连港漫改编都比日漫轻松多了,《古惑仔》、《风云》、《中华英雄》都不差。你,你真的能够想象出真人电影怎么去让悟空顶着一头万年不动的金属感十足的三尖叉,睁着一双半张脸大的眼睛去大喊‘龟派气功’么?
——不对,我不全是臆测和主观。我算是资讯蛮发达的人了,我晓得这片拍的过程中的那些嘴上官司。星爷监制到一半居然要抽腿表示自己被架空,不想陪着玩了;鸟山明大神从百忙的DQ当中也主动表示自己被编剧和角色都雷到了,但是仍然勉强的鼓励FANS可以把这个当作平行时空的东西来看……这片子,能好看才有鬼列?
——那我为什么要去看?因为早场+打折很便宜啊,十五块就够了——当然,《刺杀希特勒》也便宜,那是因为……那是因为……希特勒要快两个小时,而且开场晚,选择了它会影响我们吃午饭的……什么?你说活该?你不能对一个消费者说这种残酷的话啊!
看不见的中国
毛姆是我最喜欢的英国作家之一。他对人生,性格,命运这些难以捉磨的事物的理解,总有些独特和发人深省的地方,而这些难以逆料之处恰恰就是小说创作成功之道;他时时辛辣的文笔和反讽,会让任何题材都能轻松的被读下去;而他惯常以第一人称的旁观者来"入戏",既能增加代入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作品中的"我"具备良知和人文精神的同时,却从未流露出高人一等的"道德优越感"。
这一切,都是他的作品吸引我的原因。
而这所有的特点,都可以在这本被他自己称为是随手记下的"素材本"的«在中国的屏风上»里清清楚楚的找到。
带有编号的一段段材料,涵盖了景物速写,人物速写,小故事…特别是关于在华侨民的描写,具有一眼即知的"毛姆特色",鲜明的特性在他笔下只须几个典型细节就能活灵活现,而就算是短小如斯,却依然可以塑造出复杂,矛盾的深刻人性。毛姆写下的人物,好人也有令人生厌的个性,而公众眼中的怪人,坏人却也往往有不为人知的可贵品质。书中所记下的人物几乎都有着立体而复杂的形象,毛姆生来似乎就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洞察力。
而论及对中国当时风土人情的描述,却的确有如评论所言,稍有走马观花,以偏概全之嫌。并不是说描写的内容不真实,虚假--应该说客观部分的描写都是毛姆亲见亲历,并无作假。让人一眼看出这是外国人笔下的中国的,只是作者自己发散的思绪和想法,往往和真实有所偏差。
但在我看来,这甚至算不上缺点。这本来就不是追求绝对客观的新闻报道,不是要求逼真的照片--如果非拿照片作比,那也是一张匠心独具的Lomo。
书中描写的是孤高的遗老,跋涉的青年,孤独的殖民官吏,简陋的乡村小店,泥泞的雨夜,寂寞的长城,月夜下的船舱。这些描写的是二十年代的中国,但是又隐隐让人感到这并非全然是现实的中国。这是包括毛姆在内的西方人心中憧憬的延续千年的东方神秘,这一切都被毛姆用自己调出的色彩写意的绘画在那‘中国的屏风上’。
恰如卡尔维诺笔下的《看不见的城市》,似远似近,却始终触摸不到,重重叠印,形成了他记忆里怀念里的威尼斯。而《在中国的屏风上》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可复制的,属于毛姆自己的,关于中国的梦。
Hotmail终于开放了全球的POP3收信
继前段时间向11个地区(不包括中国)开放了POP3功能之后,微软终于宣布Hotmail向全球用户开放了POP3——这个举动已经晚了太多了。
按照网友评论的说法,‘动作太慢,就等着喝点残汤吧。’,记得刚接触网络时,说起邮箱,Hotmail总是最先被想起的服务。到了今天,出于历史习惯而依然强大的Yahoo在前,上升势头明显而且口碑、体验绝佳的Gmail在后,Hotmail暮气沉沉的形象早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使用Hotmail对我来说,唯一的原因就是我的MSN帐号是绑定的Hotmail,所以有些邮件必须要用hotmail收发,每到这个时刻,就是想骂人的时刻。因为前两年的Hotmail的服务器在国内访问,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而后对于用户界面几次让我很不喜欢的改版更是蹩脚。
但是没有办法,Hotmail牛气的一直拒不开放外部POP收信,如果确实想外部收信,那也得用微软自家的工具,例如Live Mail。但是,微软的东西向来就不是轻便的主。我明明应该开个网页(例如,Gmail)就能搞定的事情,非要去装一个尾大难掉的Live Mail,专职服务于这个邮箱,实在没有这个兴趣。
所以,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也许就是微软最不愿见的事情——设置了Gmail来收发Hotmail……设置信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