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算是读完了,村上从听闻噩耗到下定决心,然后用一种马拉松一样的态度完成这部访谈集的经历,就像刚读完《当我跑步》时,仿佛从头认识村上的写作态度一样,对他作为作家的虔诚和慎重不能不致以敬意。
按照以前来讲,他的书我更喜欢的当然是小说,除此以外那些随笔一般的村上朝日堂、作为游记的雨天·炎天,边境·近境、坦白讲读起来并不晦涩,但是获取的体验却并非惯常读他的小说一样,有种很明显的疏离感——写小说的村上,和写这些内容的村上仿佛不是同一个人。不过,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正如被许多人强调的不要把创作者和创作物混淆,能够给我这样的感受,也许正说明村上在创作非小说类作品时是足够坦诚和贴近内心的吧。
但是,《地下》却有些不太一样的意义。自它以后,后续一些重要作品,《天黑以后》、《海边的卡夫卡》、《1Q84》….他们整体的氛围和思考却和从《地下》这一些列访谈中所能够感受和提炼的内容有息息相关之处。村上笔触从自身反思、回顾整理转向社会的过程,最明显的轨迹也许是从《奇鸟行状录》开始、而《地下》则可以说是帮助他能够有机会从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日本社会的‘变异’之处,并且借由落笔写下来深度思考,更重要的是,从这以后,村上开始倾向于跨过善恶这条线,并且进一步思考作为个体的人物、在现代社会这个庞大的‘制度机器’重压之下所能做出的反应和他所能给出的路径。我相信,如果真的多年以后需要回顾村上创作历程,《地下》和他在耶路撒冷的演讲辞都会是非常重要的、可谓提纲挈领的破解密码。只是从我个人角度看来,值得期待的是,他的努力和蜕变还在路上,正如林少华在序言中提到的,《1Q84》较之《地下》,似乎还属于一个未完成品(May在我读书之前,曾经提示说,不妨从细处读一读林少华序言中的‘酸味’,不过坦白讲,我倒是觉得,有些论点在林少华说来,还是很为中肯的),可以感觉到作者在用十年来一系列重磅作品来思考从沙林事件给他的震撼以及启发,到了煌煌巨作的《1Q84》,他终于回到了更加接近《地下》的原点,作为社会性问题的‘邪教组织’可谓是他所思考的社会制度下人性变异的某种终极形态,借此机会,或许他终于可以把他的思考结果通过完美的物语形式,以他希望的深度、力度展现给读者。不过,作为一个读者,只能说,我可以感觉到这种决心,可是,《1Q84》里的某些过于富含象征主义韵味的情节(当然这也是村上近期作品里一贯的做法),以及特别是Book2、3当中并未成功的把错综复杂的线头完美收线,这些都导致三卷阅毕之后,反而留下了一种空落落的、雷声大雨点小的遗憾感。
回到《地下》本身,不管是怎样的一位作家,有机会以这样的广度来了解考察如此特殊情况下,众多普通人的经历、感受、收到的冲击和体验,无疑是非常非常珍贵的机会;各种身份、性格的受访者的表达,也的确如村上所说的,足够客观的被记录在书里,作为阅读者,能够感受的不光是在非常事件下体现出来的人性,更重要的是从这些细节里能够体现的常态下的人性,这也是《地下》的价值所在,它绝对不是一部靠”灾难”纪实来引人注目的书。
在路上读完了《椿山课长七日还魂记》,笔调轻松、布局精巧,虽然后续部分有些和整体氛围不符合的过于轻佻的诙谐处理,但是总的来讲,还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更重要的是,读着读着,我却又想到了《地下》。
《地下》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作为受害者的通勤者们,在场面混乱、自身极度不适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是几乎下意识的咬紧牙关要赶到公司,他们所抱有的是心心念念有公务需要处理,或者干脆就是本能的要按时/尽早到岗的意识;而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在事故中损失惨重的地铁员工,在处理毒气残余物和维持现场的时候,把履行职责和义务已经变成了超越性命的本能,固然有部分原因是毒气的严重性在过程中并未被充分意识到,但是,讲述中那种朴实的关于责任的理解确实着实动人,更让人感概的是,牺牲最惨重的多是资历最深的老员工、领导,他们在面对危险和事故时,最本能的想法是,作为老人和领导,不先去处理,怎么给新人们做表率?这样的想法对我们来说实在有些遥远——或者在事故发生的1995年,我们的社会其实也有这样的余韵?
而之所以会有联想,正是因为《椿山课长七日还魂记》里,主人公作为百货公司一线课长,为了公司年度特卖,赌上性命的努力,就算在倒下的时刻,念念不忘的也是公司特卖的业绩、更有甚者,到了阴间,对于这工作最后效果的挂念也不稍减,甚至在短暂的回到世间,处理放不下的个人事务时,也极度专注的逼问特卖最终的业绩,在得到理想结果后如释重负——在我看来,这简直有些夸张了,但是,这样的情节和思维被很如常的,作为一个正派人的正派表现写进了小说,至少说明这种行为准则在日本人看来并不离谱。
可敬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