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所达到的工业水平真让我惊喜(即使在已经各类媒体和朋友圈的提前渲染下),不论是特效还是服化道各方面,都可以说不虚第一线的水准,可以让人不带着情怀和爱国分来客观的评分和讨论了;就凭这正面直刚的勇气,它注定就是中国电影史上抹不去的一笔,不论喜不喜欢这个题材,或者不论最后评分多少,这都是值得进场好好看看的电影。

但是,的确在某些「软」的地方,观影时的不适让我与其说是不快,倒不如说是有点点意外。

那些掰扯科幻设定和逻辑而给出差评的,我并不赞同,作为科幻电影,要找硬伤,总是容易的,哪怕是那些影视经典;而且非要说大刘监制的作品有着诸多键盘侠们一眼即见的技术破绽,我觉得这也是对高级工程师的侮辱,更常见的恐怕是为了叙事方便和挽救剧本细节的表现失败罢了。

但是,我无法忽视的是,就像有些差评文提到的,所谓「三观」上的一些问题,或者更准确的说,「粗暴」。不论是「抽签活命」、「放弃病人」还是「放弃空间站」,这些经典的「扳道工抉择」,在片里都是一瞬而过,其实对于最终的结果,本来就无所谓对错,甚至从我本人也赞同电影里的最终选择;但是,在剧情里,这些问题却被表现成没有半点犹豫的、顺理成章的结论,换句话说,在电影里,这些似乎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而是一种「这么清楚和无疑的事情有什么好思考的」的确凿和漠视。

这也许是影片剪辑和表现上的一种取舍,但是这种取舍本身所体现出对目前国内观影受众和思维的迎合(而且目前看来这种迎合是很成功的),未尝不是一种中国特色,或者说是「正面价值观」的彰显。不管怎样表现,终究是创作者的自由,可是对于观影的我来说,我会很自然的因为这个来判断究竟该把作品放入到「这一类作品」还是「那一类作品」。

综合考虑到片里另外一大遗憾,即,原本应该是金句集锦外加片中高潮的几段「演讲段落」(刘培强对总部、韩朵朵对救援队),结果写得尴尬无比,苍白无力,简直是毁气氛,我相信片子的最大软肋还是出在编剧上。

当然,大刘作为监制,而且是自己原作,这些多少都是过了他的眼,要谈责任,他也无法甩清,可是,即使作为作家,这些恐怕也是他一贯的特点。过于理性或者说过于悲观的他,作品里欠缺的往往是这一丝即使「虚假」但是却具备说服力的「温暖」,所以他可以写出很优秀的作品,却写不出想R·Daneel·Olivaw这样永恒的角色。

土壤之于作家,终究决定了其创作的上限。

PS. 但是说的问题再多,回到《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即使观点不同,低于3星的打分,那也是吹毛求疵甚至无理取闹了。

09 Feb 2019 , 写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