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时代的纸质记录

“建筑是石头制作的书本。印刷术的产生将毁灭建筑。”,当年读巴黎圣母院时,让我莫名其妙的有些震动的反而是这么一句话。电子时代的书籍、笔记、似乎面临着同样的处境。我一度这么以为。

直到今天,当我需要翻查自己已经遗忘的某项社保信息的时候,才囧然的发现,我对于政府无纸化办公的期望太高,在网上怎样翻查都没有结果;询问相关人事,回答却是要向我已经离开快三年的前单位询问。掐指算来,三年时间,连庄稼都已经收了几茬了,那流水价的兵更是城头变换,我连问都有点无从问起了。

也只能责怪自己当时的备份没有做好。我又转向Gmail搜索了一通,依然没有任何有帮助的信息。

我终于想起了压在箱底的一本笔记。掸开灰尘,翻开封面,有点触动的发现,三年前密密麻麻用黑色细圆珠笔写下的笔迹,毫无偏差的映入眼帘。字迹还是毫无美感,虽然努力整齐,却效果甚微;有点神经质的标出了待办事项的1、2、3、4….a、b、c、d….;边角上用铅笔补充的内容,还有飞来飞去的箭头指向、表示完成的写意划勾。

记忆竟然可以如此轻松的唤回。我可以清清楚楚的记得自己写下每一个事项和名字时的想法;寻人不到的焦虑,找到目标的放松,甚至可以从笔划的深浅一瞥而知。

非常容易的找到了被我用红笔框出的帐号信息,有点感叹;然后继续翻页,后面还有关于一些寻找房子时的记录、第一次和我老婆出去旅游时的一些联系内容、当年筹备婚庆时的笔记等等等等。岁月被打包压紧,储存在这本笔记里,宛如昨日。

有些东西,光靠0、1和比特,似乎真是很难如实记录的,至少现在不行。总有些独有的特质是无法完全取代的,正如建筑艺术至今还是活得好好的。

纸质书籍也如此。书本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书承载的内容,也在于每一本书本身对于拥有者来说所存在的、不可复制的感触与记忆——而这是bit/byte/mega/Giga们所不可理解和无法做到的。

11 Jun 2009 , 写于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