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shine 056

读了很久,利用午休时间读完了《世说新语十三讲》;假如只是关注作者挑选的故事、主题,此书倒是无甚可观,毕竟世说的故事,多数耳熟能详,何况前段时间陆陆续续读了一些魏晋相关的书,于是谢王司马桓庾殷郗云云的故事,读来读去少不了有种种既视感;

但是作为教材,这本书里的作者之言,可是真的太耐读了,特别是关于虚无与自由的论述,说得优美但是通透,尤其难得。

在虚无中人们体会到自由,然而虚无的自由却并不是人有力量承担的东西。 从个体来说,虚无的自由意味着价值和意义的取消。彷徨于虚渺无边的“无何有之乡”而无所附着的生命是荒凉的,因而走入虚无的狂欢随即转为悲凉。

但自由是个难题,人一旦将自由视为必要的价值,一旦以热情想象自由,就把自己放在了困境中:他会发现自由是不可能的。而愈是自由意志强烈的人,愈容易感受到不自由的痛苦。


初读三岛由纪夫,《春雪》让我大吃一惊,他竟然是写的这么美的作家吗?和我(莫名其妙)而来的刻板印象毫不相符。

美到了什么程度?美到了这样的情节和主题就算是换成了川端康成来写,我也没法读完;可是偏偏读春雪,我是一边吐槽一边愉快的读完了。

接下来又是《奔马》,奔马的美比之春雪,又暗暗地转了一转,那种深怕触碰即碎地柔美,就如同译者(陈德文先生,题外话,在豆瓣上毫无架子的一位老师,还不怎么了解他的时候,我就关注留言过,而他也很快互关,日常发言也是淳然有长者之风)提到的,变成了一种‘暴烈’之美,三岛的笔力几乎强到“淹没三观”,从而使很多中国读者都可以为之倾倒,的确让人佩服。

至于书里最让人战栗的部分,莫过于瀑布下、梦境重现、饭沼对话这三段和清显前世相通的情节,三岛由纪夫实在太富天才,在他笔下如同现实扭曲力场一般,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会显得如此的可信,仿佛亲历。


现在开始看孤独的美食家,虽然有点晚,但是又有点不一样的趣味;因为说到底,年岁见长,对于习惯以外的饮食接受的意愿和勇气其实早已锐气渐失,所以剧里的美食,往往并不能那么直接的挑起我的食欲和羡慕,真正打动我的是跟着五郎的脚步,伴随着慵懒而洒脱的BGM,在毫无粉饰的街头巷尾闲荡觅食的那种”生活感”。

何况取景、镜头又那么得体,褪色的招牌,微锈的自行车,甚至是店外积垢的吸烟区、街角的垃圾桶,穿街走巷的仿佛不是五郎而是屏幕前的自己。至于剧情里作为”前缀”的小情节,也往往点到即止,有时候甚至没头没尾,主创们也根本不想给你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给你一个切面,一个场景,初看有点怅然若失,可是慢慢的就开始乐在其中了,这可不就是雷蒙德·卡佛吗?

松重丰的书《空空如也》,我第一时间就读了。同样的,原来设想中是一部收集了拍戏或者美食日常的散文集,却同样给了我那么一点不一样的趣味:篇首的”系列式”短篇小说,虽然也许不够复杂,但是文笔、力度拿捏,俨然看不出只是一个写写专栏的老演员的玩票之作,立意和节奏,堪称佳作,而后半部分的随笔部分,松重丰姿态摆得既低,叙事又不拖沓,越发让我这个路人粉读得心旷神怡。意外之喜。


周末宅家,疫情又开始了,趁机也多在暑气里多懒一懒;

中间下楼去取外卖(小区又开始严禁外卖进入了;但是这还算好,听爸妈说,因为张家界的缘故,现在岳阳风声鹤唳,就连广场舞和小区健身都被勒令暂停),其实热度不如阳光看上去那样可怕,走在树木阴凉处,还有那么些凉风习习。

抬眼望天,层层叠叠的树叶因重合层数而显出深深浅浅的绿色,边际处的透着光的浅绿、嫩绿的尤其可喜,偏偏还可以看到叶梢略略显圆的那点可爱,仿佛看到了自己暑假期间看到的那些叶子。

高中群里有人转了篇文章,提及校园里的‘科技楼’因为危楼改造要拆除了,恍惚记起那幢楼还是我们在校期间修起来的,一晃也有快三十年了,于是又一条渐老的证据。

05 Aug 2021 , 写毕。